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
一、基本信息
兰昆,男,汉族,1988年11月生,陕西扶风人,中共党员,副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人文学院副院长。
2024年入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
从事学科:建筑学、设计学专业
二、个人经历
u 教育经历
起止时间 |
学习单位 |
专业 |
层次 |
2013.09-2019.12 |
西安交通大学 |
地球与人居环境 科学及工程 |
博士 |
2011.09-2012.12 |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
建筑学 |
硕士 |
2006.09-2011.06 |
西安建筑科技 大学 |
建筑学 |
学士 |
u 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工作单位 |
所属部门 |
职称/职务 |
2024.06-至今 |
西安石油大学 |
人文学院 |
副院长 |
2022.12-至今 |
西安石油大学 |
人文学院 |
副教授 |
2022.06-2022.12 |
西安石油大学 |
人文学院 |
讲师 |
2021.01-2022.06 |
西安石油大学 |
党政办公室 |
讲师/ 行政科科长 |
2018.06-2021.01 |
西安石油大学 |
规划处 |
讲师/ 办公室副主任 |
2015.06-2018.06 |
西安石油大学 |
研究生院 |
助教/ 辅导员 |
2013.01-2015.06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建筑设计研究院 |
助工/ 设计师 |
三、主要研究方向和招生专业
u 主要研究方向
1.绿色建筑、人居生态环境设计研究;
2.零碳建筑与新能源交叉学科应用研究;
3.文化保护发展研究。
u 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环境设计 名额2-3名
特别欢迎相关学科优秀本科生报考。
特别欢迎相关高年级本科生参与本团队开展科研工作。
四、指导研究生
目前累计招收指导在读硕士生3届6名。
五、主讲课程
建筑空间构成(本科课程);
小型建筑设计(本科课程);
建筑专题训练I/II(本科实践课程);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硕士课程);
零碳/低碳公共建筑设计(硕士课程)。
六、社会兼职
u 学术组织
陕西省“匠之基零碳建造”创新工作室联盟委员会,专家委员
七、科研成果
u 科研项目(限10项)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52208033, 基于“双碳”背景下的西北地区气候适应性县域中小学建筑设计优化模式研究, 2023/01-2025/12,在研,主持;
2. 陕西省科技厅创新人才攀登工程青年科技新星(人才)项目, S2024-ZC-XXXM-0232;2024/01;在研,主持;
3. 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一般项目,2024ZC-YBXM-081,乡村振兴背景下陕北沿黄地区传统村落建筑适应性保护模式研究,2024/01-至今,在研,主持;
4.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一般项目,2021KRM100,乡村教育振兴背景下陕北农村中小学教学环境改善路径研究,2021/04- 2022/04,结题,主持;
5.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21JK0288,基于行为空间需求的陕北小学气候适应性建筑空间模式研究, 2021/01-2021/12,结题,主持;
6.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22KFKT-14,关中地区生态湿地公园环境适应性优化设计方法研究,2023/01-至今,在研,主持;
7.企业横向重大成果转化项目,零碳企业研发中心主被动式节能建筑方案设计,2021.09-至今,在研,主持;
8.陕西省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研究项目,SJS2023YB041,高校青年专业课教师分众式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与培养研究,2024/01-至今,在研,主持;
9.陕西省科技厅创新团队(子课题),2022TD-34,无机非金属新能源材料高效和资源化利用创新团队,在研,主持;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51178389,基于循环经济下的西北农村学校建筑节能减排优化模式研究, 2012/01- 2015/12, 结题, 参与。
u 代表性论文(限10项)
1. Kun Lan;Xin Xin;Songlin Fang;Pangong Cao;CNN-LSTM Mode combined with attention mechanism for short-term building heating load prediction, Journal of Green Building, 2023,18(4): 37-56;(A&HCI检索)
2.Kun Lan;Lingyu Wang;Yong Zhou;Zehao Zhang;Songlin Fang;Pangong Cao; The applicability of sunshine-based global solar radiation models modified with meteorological factors for different climate zones of China, 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 2023, 10: 01-15;(SCI检索)
3.Kun Lan;Yang Chen; Air Quality and Thermal Environment of Primary School Classrooms with Sustainable Structures in Northern Shaanxi, China: A Numerical Study, Sustainability, 2022,14(19): 12039;(SCI检索)
4.兰昆,吴战波,赵泽妮等.基于多因子的太阳辐照度预测方法研究进展[J].太阳能学报,2024,45(05):593-601;
5.兰昆,许凡,陈洋.循环经济下的西北农村学校节能减排规划模式, 城市建筑, 2017, (2017.17):13-16;
6.兰昆,肖菁羽,陈洋.节能减排理念下的陕西农村学校地域适应性策略研究,城市建筑, 2017,(2017.13): 116-119;
7.陈洋,兰昆*,马克·霍伊斯泰德,等.价值和特征认知下工业基础设施遗址区的活化再生利用——以西安污水处理厂遗址区为例[J].新建筑,2019,(03):100-103;(通讯作者)
8.兰昆,李思源.基于老年群体需求的老旧社区公共活动空间更新设计研究——以西安市交大社区为例[J].工业设计,2024,(07):60-63;
9.兰昆,白森源.治愈性景观空间设计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建设科技,2023,(22):28-31;
10.兰昆,张泽滈.浅析西北地区生土民居设计与营造技术的科学结合[J].建筑与文,2016,(11):238-239.
u 学术专著
1.陈洋主编,兰昆等副主编.中国工业遗产史录--陕西卷,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1,ISBN:978-7-5623-6948-6.
八、科研/教学获奖
1. “智能大数据助力特殊困难群体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危机”,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3, 2021/10;
2.西安石油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西安石油大学, 2022;
3.指导研究生获省部级以上学科设计竞赛获奖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