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下午,人文学院人文大讲堂邀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研究中心访学归来的郭明军副教授作了“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现代性的文化记忆”为主题的学术演讲。全体中文系学生在鄠邑校区B112教室聆听了这场讲座,讲座结束后,和老师展开了热烈的互动交流。此次讲座旨在向同学们强调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的现代价值与意义,增强其对于国家、地方的历史文化认同感,激励同学们铭记历史,继往开来。

郭明军副教授首先阐释了文化遗产这个概念以及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们国家文化遗产的收录情况。他介绍道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其宗旨在于促进各国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为合理保护和恢复全人类共同的遗产做出积极的贡献。随后郭明军副教授向同学们展示了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名录中占比都十分显著。
接下来,郭明军副教授的讲座从中国传统的“文化遗产”话语、现代“文化遗产”话语的传入、文化遗产观念的中国本土化及其实践三个方面展开。分别介绍了中国本土传统的文化遗产实践:皇家私藏与金石之学;现代时期西方文物保护理念的进入;中国在近代救亡图存历史背景下的文化救国历史等内容,最后重点讲解了文化遗产观念在中国的本土化及其实践,着重指出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关于文化遗产体系的表述是中国对文化遗产观念和实践中国化的重要体现。
讲座最后,现场的同学与郭明军老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几名中文系同学对于此次讲座内容向老师提出了问题并表达了自己的见解,郭明军老师一一给予了认真耐心的回复解答。

此次讲座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文化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帮助同学们拓宽了专业视野、提升了文化素养,并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同时也在学院营造了积极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