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沿革
2002年,中文教研室从经济管理学院分离,成立中文系;
2003年,合并人文社科系,成立人文学院。
2.师资队伍
人文学院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副高)19人;有博士学位教师32人,在读博士4人,具有海(境)外进修经历者20人。教师中入选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人;入选西安市百名优秀青年文艺人才1人;入选西安石油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学院逐步形成了一个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
3.学科专业
人文学院现有国际中文教育、设计、新闻与传播3个专业硕士点;设有中文系、设计系、新闻系3个系;有汉语言文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新闻学4个本科专业。
4.教学科研
人文学院现有陈忠实文学研究中心、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丝路民间艺术研究中心、传播学研究中心、美学美育研究中心、人文学院文创中心、人文学院“忠实”党建工作室等7个研究中心;有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创新培养实验区、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实验区;有陕西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基地1个;有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学院现已投资400多万元建成传播技术与设计实验室,总面积达到800平方米,可满足学院各专业的教学和实训需求。另外学院现与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中心、皖南明清文化遗产区等多家单位共建教学实习基地23个,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5.办学成就
视觉传达、环境设计专业分别于2020年、2021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
人文学院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53项;出版学术专著34部;发表论文177篇,其中权威、核心论文84篇;获得省部级奖励23项。
获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3项;获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9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现有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2个、校级教学团队1个。获批省级高等教育优秀教材奖二等奖1项,立项建设校级优秀教材8项。获校级教学质量奖二等奖3人。近三年,获校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校级思政课教师“大练兵”讲课比赛校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2024年,人文学院获陕西省第十六次陕西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发表权威二类期刊论文1篇、权威三类期刊论文1篇、人文社科C刊论文1篇,出版一类出版社著作2部。获陕西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批省级一流课程3门;获首届中国石油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指导大学生国家级学科竞赛B1类获第一等次3项、第二等次9项、第三等次22项。科研项目省部级立项8项。
近年来,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就业去向多以企业行政、宣传部门、教育机构、新媒体机构、设计公司为主;考入公务员、事业编和研究生的学生人数也有稳步提升;涌现出以欧阳琪、卢峰、畅国强、史智峰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2025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