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陕西省教育考试院有关文件精神及学校相关规定,在确保公平性、科学性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细则。
一、接收调剂专业

二、调剂方式
我校接收的调剂考生(含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与普通计划之间调剂的考生等)均须通过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以下简称“调剂服务系统”)。
三、调剂基本要求
(一)初试成绩符合学校划定的复试分数线。
(二)符合我校招生简章规定的报考条件。
(三)调入专业应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相近,且在同一学科门类。
(四)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相近。
(五)初试科目含统考英语科目的专业,不接收其他语种考生调剂。
四、调剂遴选规则
对于申请调剂我院同一专业的考生,学院根据调剂名额,按照考生本科专业与申请调剂专业相同相近的基本原则,按照优先级顺序遴选调剂复试考生,同一优先级内的考生按照初试成绩由高到低遴选进入复试。
(一)全日制调剂
新闻与传播专业
第一优先级:本科专业与申请调剂专业相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时尚传播、国际新闻与传播视为相同)的调剂考生。
第二优先级:本科专业与申请调剂专业相近(汉语言文学、英语、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艺术视为相近)的调剂考生。
其他考生按照初试成绩由高到低择优遴选进入复试。
(二)非全日制调剂
1.国际中文教育专业
第一优先级:本科专业与申请调剂专业相同(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学科语文视为相同)的调剂考生。
第二优先级:本科专业与申请调剂专业相近(英语、学科英语视为相近)的调剂考生。
其他考生按照初试成绩由高到低择优遴选进入复试。
2.新闻与传播专业
与全日制调剂要求一致。
(三)学院不以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单位、毕业院校、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条件,不以考生所在单位、行业、地域、学校层次类别等非学业水平标准限定调剂考生生源范围,不设置歧视性调剂条件。
五、复试工作
(一)调剂复试方式为网络远程复试,使用“钉钉云面试系统”(腾讯会议作为备用平台)进行,考生须按《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网络远程复试考生须知》(附件1)要求自行准备复试所需的软、硬件设备,复试前按规定进行设备调试和模拟演练。
(二)学院在复试前严格采取“两识别(人脸识别、人证识别)”“四对比(报考库、学籍学历库、人口信息库、诚信档案库)”等措施,加强身份核验。坚持“三随机(随机选定考生次序、随机确定导师组组成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管理方式,加强复试过程监管,确保公平公正。
(三)若调剂考生初试科目与我校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复试科目相同,则复试科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将做变更,具体如下:
1.国际中文教育专业
复试科目变更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变更为《中国文学基础知识》、《外国文学基础知识》。
2.新闻与传播专业
复试科目变更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变更为《新闻实务》、《传播理论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的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加试科目有1门及以上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四)复试资格审查、复试内容、成绩计算等按照《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六、调剂工作程序
(一)学校在调剂服务系统设置接收考生调剂的专业、初试成绩要求及拟调剂名额。调剂系统每次开放时间不低于12个小时。考生调剂志愿锁定时间不超过36小时。锁定时间结束后,如院系未明确受理意见,系统自动解除锁定,考生可继续填报其他志愿。
(二)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调剂服务系统”填报调剂志愿。
(三)学院登录“调剂服务系统”对申请调剂考生进行审核,根据调剂名额,择优遴选拟进入复试的考生。
(四)学校研究生院对学院提交的拟进入复试考生进行审核,通过“调剂服务系统”向审核合格的考生发送复试通知。同时,学院在本单位网站公示进入复试的调剂考生名单。
(五)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调剂服务系统”接收复试通知。
(六)学院组织考生复试、确定拟录取名单,报研究生院审核后予以公示。
(七)学校研究生院通过“调剂服务系统”向拟录取考生发送待录取通知。
(八)接到待录取通知的考生须在12小时内登录“调剂服务系统”确认待录取通知。
七、其它
调剂考生复试、体检、录取、申诉以及学院调剂工作信息公开和监督等事宜参照《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八、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29-88382753 张老师
人文学院
202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