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文件
西石大教〔2021〕124号

西安石油大学关于
公布2021年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通知
各院(系)及有关单位: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根据《西安石油大学教学成果奖评选办法》(西石大教〔2019〕58号)和《关于做好西安石油大学2021年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的通知》,经个人申请、所在单位初评推荐、资格审查、学校评审专家委员会评审、拟获奖结果公示及校长办公会审定等程序,共评选出2021年校级教学成果奖28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15项,现将获奖项目予以公布(见附件)。
校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反映了近几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绩。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不断进取,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各单位要做好教学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希望全校教职工积极开展办学理念、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改革与研究,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校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西安石油大学2021年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西安石油大学
2021年8月28日
抄送:校领导。 |
党政办公室 2021年8月28日印发 |
附件
西安石油大学2021年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
序号 |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
成果名称 |
成果主持人 |
成果主要完成人 |
获奖等级 |
1 |
机械工程学院 实验室管理处 |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提升石油石化装备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
窦益华 |
曹银萍 陈 兵 魏航信 崔 璐 陈子恒 郑 杰 章娅菲 李景明 李明飞 |
特等奖 |
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构建“四位两翼一中心”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赛云秀 |
张 木 张海涛 肖发荣 王晓方 左 玲 张君涛 高健磊 武晓朦 董春诗 |
特等奖 |
3 |
教务处 |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区域经济和行业需求多样化人才 |
吴 勋 |
张君涛 徐学利 吴 伟 易和平 张 益 陈 熙 时保宏 马加传 张 倩 |
特等奖 |
4 |
石油工程学院 |
构建科教协同育人实践教学模式,培养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创新创业人才 |
黄 海 |
周德胜 任大忠 刘志坤 王玉龙 朱战威 刘晓阳 |
一等奖 |
5 |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新工科建设和专业认证背景下地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宋立军 |
王凤琴 谭成仟 马行天 刘汉香 郭艳琴 吴少波 |
一等奖 |
6 |
化学化工学院 |
思政引领、认证护航、面向行业发展的石油院校化学化工类特色一流专业建设实践 |
苏碧云 |
王文珍 黄风林 燕永利 王玉琪 陈福欣 张新强 |
一等奖 |
7 |
电子工程学院 |
石油行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卓越工程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贾惠芹 |
刘科满 燕并男 仵 杰 王小鑫 王 萍 李 飞 |
一等奖 |
8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硕士生+本科生+研究生导师”三位一体“融合”育人育才创新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宋海洋 |
肖美霞 许天旱 王党会 王 磊 |
一等奖 |
9 |
理学院 |
基于开放共享平台的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李晓莉 |
陈国祥 冯德全 李东明 刘钦朋 刘颖刚 高 宏 |
一等奖 |
10 |
经济管理学院 |
分层递进的财会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12334”模式构建与实践 |
聂亦慧 |
王君萍 宁宇新 吴 勋 李立群 王小鹏 王毓军 |
一等奖 |
11 |
人文学院 |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美学美育实践探索 |
方松林 |
周鸣勇 曹盼宫 万 娜 张瑞平 戚晓波 杨泽辉 |
一等奖 |
12 |
外国语学院 |
“2+1+1”中外联合俄语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
罗蝴蝶 |
于艳英 孙 婷 秦 璟 李 娜 贾永宁 |
一等奖 |
13 |
教师工作部 |
“立德”方能“树人”:行业特色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及其养成机制研究与实践 |
程永清 |
武晓朦 董丙剑 郝一帆 周汶术 郭修朋 黎 盼 |
一等奖 |
14 |
石油工程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产学协同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马先林 |
刘易非 郭学辉 周德胜 张 益 |
二等奖 |
15 |
石油工程学院 |
采油工程虚实并举的可交互教学模式及虚拟仿真平台 |
蒋海岩 |
蔡文斌 任宗孝 靳文博 周德胜 |
二等奖 |
16 |
化学化工学院 |
基于应用化学特色专业实验教学的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 |
张 洁 |
陈 刚 汤 颖 张 黎 都伟超 |
二等奖 |
17 |
化学化工学院 |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化工类一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黄风林 |
张君涛 宋绍富 苏碧云 范 峥 |
二等奖 |
18 |
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与石油跨学科融合,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建设一流机械类专业 |
张建兵 |
吴 伟 徐建宁 樊玉光 刘战锋 |
二等奖 |
19 |
机械工程学院 |
工业设计专业创新创业“1+X”教育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
宋 红 |
曾 威 冀 婷 屈文涛 任 涛 |
二等奖 |
20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破解培养规格单一化,探索专业多口径人才培养模式 |
周好斌 |
徐向前 李 霄 刘彦明 周 勇 |
二等奖 |
21 |
计算机学院 |
智慧教学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四位一体”深度融合的探究与实践 |
杨文阳 |
王彩玲 赵济东 吉 喆 何志州 |
二等奖 |
22 |
理学院 |
理念引领、需求驱动、能力导向、多元评价的线性代数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
谢文昊 |
刘华丽 贺晓丽 吕 伟 安 刚 |
二等奖 |
23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互联网+思政课“理论、实践、网络” 三课堂有机桥接研究 |
朱银全 |
石玲玲 赵剑波 郭艳英 张海涛 |
二等奖 |
24 |
经济管理学院 |
基于“智慧教室+混合教学”的审计学深度学习模式构建与实践 |
黄 莉 |
罗 静 梁 芳 杨惠贤 王 岚 |
二等奖 |
25 |
人文学院 |
以“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为导向的地方高校非遗设计实践教学与应用 |
肖雪锋 |
李 涛 史 巍 方松林 曹盼宫 |
二等奖 |
26 |
音乐系 |
现代信息技术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融入音乐舞蹈艺术的课程研究 |
何 云 |
孟开元 程 辉 朱银全 王海燕 |
二等奖 |
27 |
规划处 |
面向行业需求 油气并举能源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探索与实践 |
张 益 |
窦益华 闫 健 时保宏 燕并男 |
二等奖 |
28 |
人事处 |
高校教师多元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 |
宋振涛 |
石玲玲 周 勇 蒋华义 潘 娜 |
二等奖 |
注:同一等级排名不分先后。 |